● 藏書閣:《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作者:達賴喇嘛、亞歷山大·諾曼合著,張琇雲譯。


一本關於心靈修持及追求自我內在價值修養之書,提到很多關於「道德」、「內在價值」、「個人操守」種種關於人類無法避諱且必須天天面對的種種慾望誘惑修持方法,也教導讀者如何禪坐方法由淺入深,也從各種宗教來看待人類的種種「趨樂避苦」的天性。不過宗教家總懷有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境地,這是希望更是願景,雖然現下我們無法完全接受全然觀點但只要不斷努力,我們期望有朝一日這天的抵來。

全書分兩部共十一章,
第一部:「新世俗道德觀」。第一章:世俗主義再思考;第二章:人性的共通點;第三章:快樂的追求;第四章:幸福的基礎:慈悲心;第五章:慈悲心與公義問題;第六章:明辨力的角色;第七章:在這個共享世界的道德觀。

第二部:「修心養性」。第八章: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正念;第九章:破壞性情緒管理;第十章:培養關鍵內在價值;第十一章:以禪定修心。

文章一開始從各宗教分類說起,宗教以論點主分兩種,有神論vs無神論。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有神論者相信有一個神聖審判(上帝、造物者⋯),這類宗教有:印度教、錫克教、祆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無神論者則是探討業(karma)(身、語、意),因果、來世,例如:佛教、耆那較、古印度數論派(Samkhya)支派。

接著談到關於人性的共通點「趨樂避苦」是人類基本傾向,何謂快樂,又從何而來?一般而言,增進人類幸福的三要素:1.財富、富足;2.健康;3.友情、友誼。有了財富增加了尊嚴,反之沒了財富將產生焦慮、壓力、擔憂接著就必然產生憤怒、憎恨。而文中有句話:「財富在人的四周結起了一種繭,帶來的往往是空虛寂寞。」卻一語道破財富帶來的種種困擾。因此,比起金錢、財富、地位,更重要的是人內在或心靈的狀態。只要家人相親相愛、互信互賴,縱使家徒四壁也能甘之如飴。窮人家的富鄰居或許過著奢華的生活,但假使心中滿是懷疑、憤恨,也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因此說到底,心靈層面才是關鍵。近期的社會科學研究顯示,財富帶給心靈的益處不但短暫,此外,當財富較為均分,社會的整體滿意度高於貧富懸殊。這個結果,再度顯示幸福並無法用客觀的物質角度來衡量,而是取決於眾多背景因素;也正是這些因素,影響了個人對財富的心理態度或關係。

★快樂的真正源頭,反而與我們的心境、想法、動機、對他人的熱情等條件有關。

我們知道身體的健康有助於快樂,但非快樂之本;另外,真正友情的基礎,絕對只能是信任和感情,唯有以共同關懷、互相尊重為前提,才能建立真正的友情。

→ 其實問題核心是,慈悲心,是所有幸福的基礎。唯有慈悲心或同情心,才能將人聯繫在一起。看似交遊廣闊、仰慕者眾的人,內心卻可能感到空虛寂寞。對治這種孤獨感,唯一的解毒劑就是自己心中對人類同胞的熱情,關懷與同情的態度。滿足感分兩者,一則:感官經驗的愉悅感,例如:財富、健康、友情;二來:心境。(真正的快樂需要內在的平靜或是某種程度的沈著。在此心理狀態下,困境就不算什麼了。有了源自內在平靜的意志力與心理穩定度,任何逆境都有辦法承受。)只要心志夠強韌,縱然處在極度惡劣的狀況下,仍可能維持某程度的快樂。少了這種內在的力量,再多的官能滿足也無法讓人快樂。

在提到正義時,慈悲與憐憫不應被排除在外。正義之行使,要以慈悲為基礎,而這項原則的重點在於:我們要慈悲的對象,不是行為,而是行為者。心懷慈悲,並不表示錯誤行為就不必受到譴責,反而是要採取任何必要的反對措施,同時寬恕做出這些行為的人,並以仁慈的態度對待他們。別忘了罪犯也是人,也和你一樣具有悔改的能力。可按情節輕重懲罰犯罪者,但切勿放縱復仇的欲望,而是要想想未來,思量該如何確保罪行不再發生。

→ 慈悲心⊕明辨力
明辨力再加上慈悲動機,就等於掌握了在世俗脈絡中,綜觀道德與心靈幸福的兩大關鍵因素。慈悲心與明辨力,兩著相得益彰。慈悲心可以:1.降低恐懼;2.降低不信任感,在心智、內心打造平和、穩定空間使得更容易運用明辨力或智慧。同樣地,運用明辨力使得更相信慈悲的必要性與好處。二者相輔相成,影響深遠。

日常生活我們不難碰觸到許許多多道德問題,我們該如何實踐呢?
一是:「鍛鍊節制品格」:刻意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有意、無意間傷害他人。
二是:「培養美德品格」:主動培養,增進個人正向行為與內在價值。
三是:「成就利他品格」:奉獻畢生心力,真心、無私地為他人謀福利。

龍樹菩薩(六戒律):
1.戒過度飲酒
2.修持正命(即正確的生活態度)
3.謹守身、語、意之非暴力
4.以敬待人
5.尊敬可敬者,如父母、師長、仁者
6.以慈對人

修習道德生活有三要素(工具):1.不放逸;2.正念;3.覺知。
● 不放逸:凡事採取小心翼翼的態度。意味著謹慎、留意。
● 正念:聚精會神的能力,藉此憶起自己的核心價值與動機。
● 覺知: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示在行住坐臥間都要誠實觀察並藉此控制自己的行為。

若想藉由言行使他人受益,可培養對他人的成就來臨及好運發生時,能夠感同身受的喜悅心,此即為佛法無量心中之「喜心」,是對治嫉妒的解毒劑。


假使沒有任何可制衡破壞性情緒的對抗力量,那麼我們就只能任其擺佈。但是,倘若正向的對抗力量確實存在,那麼它們便可成為強而有力的解毒劑。例如嗔怒的解毒劑是容忍;貪婪的解毒劑是知足;恐懼的解毒劑是勇氣;疑忌的解毒劑是瞭解。因為不滿足感而引生憤怒,若想實際處理這種生生不息的破壞性情緒,就必須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思考習慣,別老是責怪別人與周遭世界而應往內探求。此點,八世紀佛教思想家寂天菩薩便已清楚說明,「大地量無邊,任皮而能蓋?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天地。」即為保護足不被刺傷,想用牛皮鋪蓋天地是很愚蠢的作為。更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牛皮將腳底包裹起來即可。同理,以為只要改變世上讓我們生氣的一切,自己就不會生氣了,這也是錯誤想法。應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 落實道德實踐的雙向策略:1.努力克制自己的破壞性情緒;2.積極培養正向的內在特質。能化解日常生活中最迫切、立即相關的破壞性情緒毒性的解毒劑或許是藏文中稱為soe pa(音為:「索帕」)的特質,其譯為忍耐(蘊含有包容、容忍、寬恕等美德之意。)忍耐或容忍要考慮層面有三:1.容忍傷害我們的人;2.接受苦難;3.接受現實。「只要積極面對困境、看見逆境的好處,就能帶來剛強、堅毅的內心。」但,該如何處理生活中常見的挫敗呢?八世紀印度思想家寂天菩薩忠告特有幫助: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 自身的苦難也是個人心靈成長的催化劑,除了能讓人更堅強外,還能使人心存謙卑,進一步面對現實。

人世間大小是都是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無論發生什麼事,自己的行為其實只不過是一連串因緣、條件的其中一項因素罷了。修煉忍耐的好處顯而易見:1.讓人即使處於萬分危急的狀況,仍不失沈著,同時也能運用明辨力;2.能給人一個內在空間,在這空間裡,可以某程度地控制自己,並能夠選擇以適當、慈悲的方式來因應情況,而不至於衝動行事。

在身、語、意三方面,發揮覺知力與自律精神,藉此控制自己的破壞性傾向,將讓我們從內心的騷動中解脫。這種騷動是當行為與理想發生衝突時自然產生的結果,屆時取代內心騷動的將是自信、廉潔與尊嚴,也就是所有人生來就渴望的英雄特質。

接著作者談到我們經常甚至有時感到困惑的「布施」行為。一般我們片面知道物質上的施與,事實上那是最初淺,還有其他布施的選項,不一定就是要捨財捐物質才是布施,保障其身心靈安逸無有恐懼也是布施之一。

當一個人渴望減輕他人苦難,增進他人福祉,並將這種願望化為實際行動、言語、想法,所呈現的結果。並非指物質方面的給予,而是內心的布施,就此點而言,布施與寬恕的美德息息相關。少了布施的心,就不可能真正寬恕。傳統佛教經典以四種付出的形式來描述布施:1.財施;2.無畏施,意指確保他人平安、提供他人安全感,誠實與人相處;3.法施,意味著提供舒適、關懷、忠告,以維護他人生理與情緒健康;4.愛施。

→最後聊到如何禪修,「靜坐、禪坐、禪定、冥想、靜思」。
傳統佛教心識轉化論中的「證悟三次第」,聞思修三慧:1.藉由聽聞(或研讀)而證悟;2.藉由思維而證悟;3.藉由觀修而證悟。

★最後達賴喇嘛做個小結,他說:
長期、適度的努力,是內心修持成功的關鍵。一開始就努力過度或要求過高,便注定了失敗的命運,也極可能讓人在短時間內放棄。好的修行真正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定決心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基於以上原因,適度的修持,即使每次的時間並不長,才是最好的方法。重點不該擺在修行的量,重要的是質。最重要的是,要牢記修行的目的,無非是讓自己成為更富有慈悲心的人。

1.全然世俗道德觀;2.提升基本人性價值。
在浩瀚的宇宙生命裡,人類的生命渺如滄海一粟,每個人都只是來這漫漫紅塵走一遭,是停留時間有限的過客。那麼,還有比把這短暫時間,花在孤獨、不快樂、與同為訪客的同胞發生衝突,更蠢更笨的事嗎?當然是要盡量善用這、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服務他人、藉此豐富自己的生命。


讀者結論:
作者提出很多常年世界各處看到的感受與觀點,並和各方科學領域的專家會談、學習,試圖從科學中找到宗教的證據與論調,事實上宗教中提到很多心靈的修持目前有某些漸漸被科學所證明言之有物。《超越》一書很像一本寫著關於道德、個人操守、內在價值的介紹、說明解釋、方法,甚至在最後利用一個章節篇幅教讀者如何自身修持禪坐、冥想,甚至有種閱讀心靈維護工程的工具書錯覺,但事實上它的確是一本分享心靈修補工程的良書,也指導讀者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道德觀點的澄思,如果不排斥宗教心靈叢書的讀者,這是一本推薦的睡前優良讀物。



2012.11.24 讀後心得不能拖,拖到一個月才寫,有些當下的感悟早已煙消雲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