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單身事紀—《2013.01.21》了凡四訓讀後感


過去我們或多少聽過、看過關於因果之說的各種故事、戲劇、言論、典籍…等等,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得到什麼樣子的果實,首先必須栽植那樣的苗種。不過偶而會察覺並非所有栽種優良種子就能保證結出豐碩又甜美的果實,顯然要得到好結果並非僅有一個原因如此單純,還必須考量到氣候、土壤、養分、蟲害…各式盤根錯節的因素交互影響。一如人生,走在崎嶇迂迴的人生旅途上,想擁有什麼樣子的成就、功名,先決條件必須先具備某些態度與作為,這些茫茫云云的作為、態度所謂何?《了凡四訓》一冊提供世人四個大方向,「立命」、「改過」、「積善」、「謙德」。

常言道:「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每個人打從娘胎落地命運即已註定,這類的宿命觀點猶言在耳。但,真的如此嗎?一個出生權貴含金匙出生若不努力哪怕金山銀山也坐吃山空,更多是貧困潦倒發奮圖強最後成就一番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前提條件必須是你確定好方向了嗎?好比航行在汪洋之中,如果迷迷茫茫不知駛向何方,像個無頭蒼蠅,人生的方舟仍是日夜載浮載沈之中無靠岸之時,所以立下天命確立方向掌好人生之舵,時刻用心努力兢兢業業做好,終有一日必有所成。套句舞台劇大師李國修曾說過的話:「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功德圓滿了。」志向不在多,踩定方向,精彩走過,人生即是圓滿。

人不怕犯錯,擔心的是犯了錯,不知錯,甚至強詞奪理。人說:「神仙打鼓有時錯」遑論是身為凡人的我們,知恥近勇,如果錯了會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失誤的細節,這種勇氣難人可貴。而古人也告誡我們「慎獨」,自己一個人時,所有言行更要戒慎恐懼、謹言慎行,莫以為沒人看到就可以隨便輕忽,所以想了解一個人品行,只需要觀察當他一個人獨處時的言行舉止即可斷定該人平時的道德水準。若一個人獨處時依舊可以循規蹈矩,那肯定在人前絕對不會亂來。反之,若人前人後兩樣情,我們就必須戒慎這種做做表面功夫的雙面人。莫以善小不為;莫以惡小為之,人都有過,常存敬畏心、勇猛心,別以為沒人看見,其實天地(眾人)都在看,有過失虛心檢討勇於改正,則天地必不吝共鳴。

如何能積善?《了凡四訓》中給了我們幾個方法:一、與人為善;二、敬愛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捨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尊長;十、愛惜物命。而善又所謂何?總有人覺得自己對待人事物並無踰越規矩、待人也客客氣氣,為何老是得不到相對應的回應或回報而心中忿忿不平。其實善惡有時並不是一般人表面上的那般認定,而這也為何聖賢之所以為聖賢的差別。舉例來說,魯國法規說如果有人肯出錢贖回被鄰國捉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依例付給一筆賞金作為獎賞。孔子學生子貢贖人卻不接受獎金,孔子知道後罵他:「你錯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風易俗,行為將成為大眾的規範,怎可以為了自己高興,為了博得虛榮就隨意去做呢?現在魯國富人少,大多是窮人,為此創下惡例,則大家認為贖人是丟臉的事,則以後還有誰贖的起人,從此贖人回國的風氣日衰。」另有一例,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一頭牛道謝,子路收起來,孔子聽了說:「從此魯人必樂於拯救溺水之人。」因為一個肯救;一個肯謝,則會釀成風氣。所以才說:凡人行事,不可以只看行為,必須看他的流弊,必看事情的結果;不可只論個人的得失,需看大眾的影響。打人罵人、貪財妄取、一般人認為是惡;敬人禮人、廉潔有守,一般人認為是善。其實這些行為都不一定就是惡或者善,必須進一步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目的,才能了解何者是善何者是惡。正確來說:「益於人群則打人罵人皆算善,若為自己私利,則尊敬別人、禮讓別人也算惡。」

無論是課本或者文章,經常可以看到這句話:「謙受益,滿招損。」奉勸我們為人應該多謙讓而不要犯了自滿的盲點。「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厭,謙虛之人,則到處受人敬重愛戴。」自傲之人易犯聽不見、看不到、摸不著事物的本質,甚至無法採納別人誠心的建議,自然能人賢士避而遠之,於是久久不能馨香也不足為奇,對驕傲之人也只剩表面上禮貌性點頭之交,人若自驕自滿,恃才傲物且心量狹小,自私自利,不但沒有光明前途更成不了大器。相反地,謙虛的人,虛懷若谷,一如大海廣納百川之流,能接納許多好的建議,聽取正確的決定,接受別人的教導也才有人給他福慧而受益無窮。

佛家曰:「求富得富;求名得名」。人能立志像樹立根,立定志向須念念不忘謙虛,處處與人方便,自然就能感動天地。因為造化惟心,成敗在己。自己就是命運的創造者。人若能擴充自己的德行,把自己的智慧、財富、福報、能力,推及眾人與大眾共享同樂,為大眾付出、服務,則人生自必充滿無盡快樂和意義、無窮的希望和安詳。做每件事情說每句話時,都能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天地良心,因為騙過人瞞不過天,一善念雖福未至,禍已遠矣;一惡念雖禍未臨,福即已遠矣。人若要快樂先必須放下無謂的世俗慾望,但也不宜完全沒有慾望因為適切的貪婪那是人類進步的來源之一。因此,沒有過多貪妄少一點比較,笑的才會自然才能開心。最後,下定決心和恆心,從修善因善緣著手,努力改過斷惡,廣修善行,廣積陰德。常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則命運不只拘束不了我們,邇後人生自然趨向幸福美滿、吉祥如意,平安順利,前途即可一片光明無罣礙。

沒有留言: